科研公告
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
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 强化我国的疾病控制工作 |
||
报告人: |
王陇德 |
院士 |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
|
时间: |
|
|
地点: |
北京大学现代物理中心阶梯教室 |
|
报告内容提要 |
||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引致传染病流行规律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行为问题已成为影响常见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以往已存在多年的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割裂,显示出越来越严重的弊端,引致了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威胁和损害。国际有识之士强调弥合裂痕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此问题在我国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
||
报告人简介 |
||
王陇德,1969年毕业于原兰州医学院医疗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80年作为交换学者,赴美国纽约市大学西奈山医学院进修两年。1984年开始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历任甘肃省卫生厅副处长、副厅长和厅长,1995年调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自1998年至2007年任国家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现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王陇德院士长期在公共卫生领域从事行政管理、流行病学和公众健康促进专业研究工作。提出并领导组建了全国医疗机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提高了我国传染病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效应对了近年发生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提出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控制新策略,并组织试点成功,此策略可解决我国湖区血吸虫病反复感染、无法彻底控制的难题,已在全国推广;推进慢性病防控策略向“预防为主”转移,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全国“脑中风筛查及防控工程”。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The Lancet、AIDS、中华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多部专著。 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5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09年)、二等奖1项(2007年)。2007年,因其在中国艾滋病和结核病控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颁发的“应对艾滋病杰出领导和持续贡献奖”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结核病控制“高川奖”。他还曾获得“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0年),“全国卫生防疫防治工作先进个人”(199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2008年)等荣誉。 王陇德现还任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控制技术和策略专家组(Strategic and Technical Advisory Group for Tuberculosis)成员、UNAIDS亚太地区艾滋病控制和发展领导论坛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 of Asia Pacific Leadership Forum on HIV/AIDS and Development)委员、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首席专家等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