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知识

精神康复广角

银河6163线路检测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010-62723860  / 82801936

dyb@pkuh6.cn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银河6163线路检测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科普知识

暴力犯罪是因为罪犯精神有问题?

来源:环球科学 原标题:《暴力犯罪是因为罪犯精神有问题?这个锅,精神疾病不背!》 作者:
浏览次数:

当发生暴力犯罪时,都难免会有人拿行凶者“精神不正常”来开脱。平心而论,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无理由:在城市街道上的一场野蛮的砍刀袭击,或者是看似偶然爆发的枪杀案件,都绝不是任何“有条理思维”的人该做的事。而一旦类似的报道大量出现,行凶者曾经或当前的心理健康问题则难免常常成为公众的话题。毕竟,如果记录显示行凶者过去曾经看过心理医生,那么他的行凶行为多多少少与此有关,不是吗?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在过去的几年里,尽管总有人认为精神疾病和暴力犯罪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但有无数人都指出,二者之间没有任何明确的联系。单单一篇博客文章很难讲清楚这个复杂到可怕的问题,但我们至少要明白如下几点:

精神疾病是一项棘手的课题

精神疾病是什么?我们对这类问题的了解已经比过去深得多,但它们仍然很难被清晰地界定。精神健康问题不像骨折或常见病毒感染,它通常没有显而易见的病因或畸变,医生也就很难对它进行鉴别诊断。很多专家甚至对使用“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这个名称本身都持反对态度,担心它会误导普通人将其与身体疾病相提并论,而这种类比既不准确又没有帮助。

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定义在不断在变化。这个定义是非常主观的:一个人能够和6000年前创造整个宇宙的不可见的超生命体对话吗?几百万宗教信徒都认为这很正常。但是,如果他们说这个超生命体是一个叫做“拉斯普京”的巨大甜菜根,人们可能就会觉得这有点问题了。有时候,持一个想法的人究竟应不应该被界定为患有精神疾病,归根到底取决于有多少人和你想法一致。

精神健康问题多种多样,也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一个人。根据一项研究,英国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曾在某一时刻经历过某种精神健康问题,但其中有四分之一既没有杀过人也没有做出暴力犯罪行为,这些结果通过一次人口普查就可以统计出来。因此,指控暴力犯罪行凶者患有精神问题这种说法太含糊了,这在本质上是毫无意义的。或许一名暴力罪犯确实曾患有精神疾病,但这一描述和“他们有棕色头发”,或者“他们有一辆马自达汽车”并无差异。这种说法可能是正确的,但这不能说明精神疾病是一种暴力犯罪因素,或者是暴力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

精神健康问题和暴力行为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说暴力罪犯曾经患过精神疾病就和他们头发是棕色一样没有意义,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你的发色或者你驾驶的车型并不会直接影响到你的行为(尽管宝马车主可能会是个例外),但你的精神健康状态则难免更有可能与你的行为相关。

然而,要是说精神疾病患者就易于实施暴力或者更倾向于暴力行为,那么这种说法未免太天真了。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人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可能会强行把他/她送去医院收治,这种行为本身就默认他们病症的极端本质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所以自然而然地会让大家对他们产生排斥心理,尽管事实可能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某些精神疾病会不可避免地引发暴力行为”这种想法广为流行,但支持这一看法的证据本身却非常贫乏。大量研究证明,精神健康问题的患者更容易成为暴力行为的受害者,而非始作俑者者。而且其中许多人都来自美国,在美国枪支暴力犯罪可是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精神疾病不会凭空产生,它往往伴随着个人生活中的其他因素,包括教养、身份背景、贫困、健康状况、经历、遗传等等。基本上,如果排除了其他可能因素的作用,那么精神疾病和暴力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微乎其微。由于曾有药物滥用问题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暴力倾向,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精神疾病只是一种伴随暴力行为而出现的、由于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结果。所以,把暴力犯罪问题怪罪于精神健康问题就像是把一场银行抢劫案怪罪于逃亡的汽车:这只是所有情况中的一种可能,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那种。

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毫无根据

精神疾病患者会很暴力这种偏见实在是根深蒂固(一下子就想到挥舞着砍刀的“精神错乱”人士,是不是?),这经常导致循环论证:“只有精神有问题的人才会杀人,所以杀人凶手肯定想当然有精神疾病。”暂且不考虑绝大多数没有心理问题的杀人犯,这也不足以成为推论的证据。

所以这种想法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或许是由于我们的大脑对不确定性的排斥(用精神疾病来解释“不可预测的”行为,可能会让我们安心)或者是对于“另类”的普遍恐惧,但大部分原因似乎是由媒体造成的。为什么媒体要污蔑精神疾病患者呢?

这就是在甩锅?

大多数主流媒体的掌控者和受众对象都是白人,而且通常是男性和中产阶级。当一场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并且能够确定犯罪者时,排除掉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人们就会本能的把自己与自己认为做坏事或参与坏事的人区分开来,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归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当我们目睹到某人遭遇了惨案,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搞清楚这件事为什么没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为什么不会做出这样的事,这就是心理上的自我防卫机制(self-defence mechanism)。

如果你是一位中产阶级的英国白人,你经常读到关于反对移民的文章,这令你开始憎恨移民,那么你肯定不会羞于和大家分享你的观点。接下来,一场恐怖的暴力犯罪事件发生了。如果凶手是个穆斯林呢?好吧,他们确实是激进的恐怖分子。而你,不是。如果凶手是个黑人或者其他种族的人呢?好吧,你也不是,这就像是他们会做出来的事不是吗?如果凶手是个憎恨移民的英国白人,那……他们肯定是有精神疾病的!当然啦,你肯定没有精神问题,你才不会这么做呢。他们长得相似、他们来自同一个地区、他们观点一致……这都是个巧合,我们要怪罪的就是心理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把自己和罪犯区别开了。而对于美国读者而言,把前文中的“中产阶级”替换成“枪支爱好者”,道理也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精神健康问题只是个挡箭牌,不然的话,这类行为都另有起因。媒体危言耸听地炮轰移民、同性恋或者任何异见人士,这很容易成为某些人对这类群体实施暴力的缘由。但只要他们有“精神问题”,那么一切责任好像就可以免除了。

如果大众或者媒体天生就相信暴力犯罪是精神疾病导致的,那么大家肯定会对心理健康的治疗服务现状特别在意,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少有人注意到,由于财政的削减和公众的忽视,承受着强大压力的心理健康服务正日渐衰落。在我们当前的社会里,就因为担心炸弹的恐怖袭击,老人都不能把一瓶水带上飞机,数不尽的权利就这样以安全的名义被牺牲掉。但这些认为精神病患者全是潜在凶手的人,大概都觉得得不到帮助或关爱也无所谓吧。

人们能够得出“暴力犯罪者都是精神疾病患者”这样的结论又不觉得这有任何问题,这恰恰反映出精神健康确实是个复杂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