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银河6163线路检测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用心发现生活的美好
大家好,我叫小颖,今年28周岁,2009年我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如今我康复得不错,情绪稳定,和身边人相处和谐,在家附近从事着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曾经我的世界被阴霾笼罩着,情绪上易怒焦躁,抑郁焦虑,我总是围绕着“活着有什么意义?”“人性是好的还是坏的?”类似的“哲学”问题,停不下反复地思考;与人交往中防备敌对,多虑恐惧,沉默寡言,不合群,不会沟通,易和他人争吵生闷气等……生理上睡眠质量不好,总是昏昏欲睡容易疲乏,耳鸣头疼,阅读障碍,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等……
这些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我被迫中断学业,也无法参加工作良好地适应社会,我的身心都经受着身边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折磨。患病严重时我的生活一度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那时的我仿佛带上了一副“墨镜”,看待自己和身边的人事物都很消极灰暗,厌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
后来实在是因为疾病太痛苦了,最终我下定决心走进医院,接受专业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经过了6年连续专业的药物治疗作为基础,我情绪逐步稳定,身体的症状渐渐消失;我报名学习了行为认知疗法,日常阅读像《精神家园》这样专业精神卫生公众号的文章,我更加了解疾病,了解自己,并树立了长程治疗的观念,不排斥药物,同时也跟着文章学习各种调整心态情绪的技巧方法。此外,我有意识地培养了一些健康的生活爱好,我会快走散步、跳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合理搭配饮食,我还自己做饭整理房间、逛街、学习化妆穿搭等等。
为了改善人际关系,我从简单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开始,学习与人互动相处;然后在有熟人照顾的工作环境中,一点点尝试工作,进一步学习与人相处合作;后来我独自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里,一点点适应,到现在我可以胜任目前的工作,独立工作。最终基本实现了临床治愈。
在康复的过程中我不仅自己得到了成长,我还逐渐地摘掉了原有的“墨镜”,渐渐地发现了生活的美好。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生活越来越方便了,医疗、出行、城市建设、生活服务行业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越来越好,我作为普通市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各种便利。
在医疗方面,国家逐步重视慢性精神疾病的治疗,让不幸患病的人吃得起药、看得起病,能长期坚持科学治疗,这样大大降低了精神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比如我所在的城市现在社区免费发放一些慢性病常见药物,比如我吃的舍曲林,丙戊酸钠,都定期免费发放,社区每年还免费给我们做一次体检。
在出行和城市建设方面,我生活的城市2017年开通了3条地铁路线,加上以前就开通的2条轻轨路线,市民们的出行更方便了。从我家原来坐公交车一个半小时能到的地方,现在坐地铁45分钟就到了,很便捷。共享单车从2019年开始在我生活的城市里大规模地普及,上班骑自行车,方便环保、锻炼身体还省时间。出门时停下匆匆的脚步,仔细观察,道路旁的草坪树木干净整洁,街边的路灯经过装饰后十分漂亮,我的城市越来越美了。
现在生活越来越方便了,每个行业都在进步发展。出门付款可以手机支付,没带钱包也不怕;饿了可以点外卖;想购物可以网购,选择多还便宜;无聊了打开视频网站,电视剧、电影、综艺百家争鸣,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走在马路上,看着人群来来往往,大家穿的衣服鞋子都不重样,很少“撞衫”,服装行业在百花齐放……一篇文章太短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写也写不完,只要用心观察,品味生活,就会发现美好。
不可否认,生活里的确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人性也有阴阳善恶,但我现在认为事物大多数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是一个动态平衡正态分布的趋势,不要走极端,要学着调整自己的想法心态,增强自己的心理弹性、抗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我知道身陷精神疾病的痛苦,曾经患病中的一些歪曲的想法以及疾病的各种症状让我苦不堪言,无暇用心体会生活、享受生活。所以,我觉得病情稳定,学会调整不合理的想法,是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前提。坚持科学治疗,遵医嘱,不随便停药、调药、漏服药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我相信自己,还有和我一样同病相怜的病友们会越来越好的,美好生活等我们体会。
未来可期,人间值得。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