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银河6163线路检测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编读往来
原生家庭的魔咒无法摆脱吗?
医生:
您好!我今年19岁,是一名在北京读大学的大二女生。从上大学以来强烈的自卑感和羞耻感围绕着我,尽管周围的人都觉得我很漂亮、很优秀,但我始终觉得自己很差劲。在前段时间学生会干部竞选中,同学们都觉得我机会很大,但我却最终退出了竞选,因为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万一没选上丢人现眼,会引来别人的笑话。竞选那天看着其它同学自信地演讲、拉票,我十分羡慕,更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和他们一样。当天晚上我在校园里一个僻静的角落大哭了一场。回想我的人生,童年时父亲出轨、父母离婚,随后我和母亲生活,很少与父亲见面。母亲对我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不仅要求我在学校考试要名列前茅,还让我努力学习跳舞和钢琴,只要我稍有松懈或者没有令她满意,母亲就会很生气、很伤心,会骂我、吼我还会不理我,她总是告诉我“你只有足够优秀了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否则你会被这个世界抛弃”。在这种环境下,我兢兢业业地成长起来,考上了一个别人羡慕的大学,成为了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但我没有感到一丝快乐和满足,反而是愈加的自卑和胆怯,总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优秀的称赞,也不配得到别人的喜爱。最近看“知乎”上说,原生家庭决定人的一生,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将决定你成年后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觉得在童年时期父母没有给予我足够的爱,让我形成了现在的性格,那是不是我的人生就注定是一场悲剧了呢?
吴同学
吴同学:
你好!感谢你的来信和对我们的信任!
原生家庭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近年来被不断提起,比如“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无形中将父母的重要性强化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毋庸置疑,童年、父母、成长环境,都是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一个人现在是什么模样,和过去必有关联。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中“多代传递”的概念,父母一代的相处模式、与孩子的互动模式,以及焦虑情感,可能会一代代延续下去。对每个人来说,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一生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并非仅局限于童年时期,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整个世界观,都是由原生家庭环境所塑造。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观念也有可能伴随我们的一生。在人生中的某个时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在心理上很少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即使你跟原生家庭远隔重洋,或者离开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过,但是你在自己建立的新家庭中,仍然会重复原生家庭的各种机制和规则。当然,某些具体内容和细节也许会有差异。
如此说来,难道原生家庭真的是无法摆脱的魔咒吗?当然不是。有三个关键词,也许是破解“魔咒”的有力武器。一是情境。不同的情境,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说原生家庭是一个情境,我们日常所处的绝不止这一个。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情境里切换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模式和情感,也意味着我们有很多机会观察、学习别人是如何处理与经营人际关系的。二是模式。家庭关系、模式的形成与变更,父母并不是唯一的主导。所谓关系,包含着互动的特质,即一个人的变化,会自然而然带动别人的变化。当我们意识到在家庭中的僵化模式时,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个微小的改变,然后看看这个改变带来了什么。当模式发生改变的时候,整个家庭都会有新的体验。三是弹性。人的心理活动存在着弹性,能够帮助我们适应环境的压力及变化。正因心理弹性的存在,有时我们以为自己受到的伤害,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那么,恢复起来也并不是那么困难。自我分化,是成长过程中的人生任务,也许会很容易,也许会很困难,当我们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分开爱与责任时,也许就是变化的开始。
原生家庭可能会影响你一阵子,但未必決定你一辈子。人会花一生的时间来整理童年,但此生,你是要不停向父母追责、整理童年,还是懂得内心缺憾,哀悼失去,然后陪着自己朝着星辰大海继续前行?萧伯纳曾说过:“如果无法摆脱家丑,那就欣然接受吧!”如果以你现在的力量还无法去应对这些情绪,在人际关系中不断重复过去的模式,你可以选择找到一个你信赖的心理咨询师,在与咨询师深度的心理互动过程中,去疗愈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正视原生家庭的问题,帮助你安放内心的痛苦,找回属于自己的力量,然后更好地前行。
李润霞 医生
参考:
《超越原生家庭》罗纳德·理查森
《原生家庭真的是无法摆脱的魔咒吗?》应飞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