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银河6163线路检测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康复故事
《馈赠》——参加康复团体课程有感
2020年9月17日下午2:00-3:30,我参加了银河6163线路检测康复中心组织的北京海淀区精神康复志愿者康复培训课程第三期,这一期的主题是“馈赠”。我几年前在康复中心参加团体治疗课程的时候听过“馈赠”这一课,今天再一次观看课程直播,温故而知新,加深了理解,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首先,王天姿老师讲到对“馈赠”的理解。馈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礼尚往来,早已成为中国人传统的行为模式,成为中华民族经典处世观的一部分。从现代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馈赠则是表达和实现这一需求的必要途径之一。馈赠,表达的是尊重和情感,只靠语言不足以将之完善。语言交流和礼物馈赠是互相不可替代的互补关系,要充分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敬意和关心,实现人与人之间被尊重的需求,交流和馈赠缺一不可。馈赠是情感的承载和凭证,交流是馈赠的内涵和灵魂;只有交流则情感无所依附,只有馈赠则生硬缺乏温情。馈赠的是物质,表达和实现的却是情感。物质只是载体,情感才是主旨。
接下来,王老师讲解了馈赠的几个要素和注意事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物品、步骤、拒绝、忌讳等等,总结得很全面,我感到很受用:比如说看望病人,最好是选择上午;过生日或者逢喜事的馈赠,最好是在事件之前或者当天,不宜延后;丧事的馈赠时间最好不要相隔太久;馈赠也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如果馈赠地点离对方很远,使对方疲于奔波,也是很不礼貌;对于德高望重的人,馈赠物品应当考虑到对方的身份,比如赠予老人小孩子的玩具就很不合适;馈赠的物品得是对方喜欢的,这需要了解对方的爱好;馈赠的同时也要有所交流,比如表达感激,想念之情,毕竟馈赠里包涵的情感才是灵魂,切不可只赠送物品却毫无沟通;如果遇到对方拒绝的情况,不要执意让对方接受,理解对方的意愿也是一种尊重;另外,馈赠有时也有忌讳,比如馈赠给回族朋友猪肉制品就是一种冒犯,是不合适的。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不同人物的身份喜好,馈赠也有着不一样的规律,这一点需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去不断地学习总结。
最后,老师建议学员们学以致用,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向亲朋好友送上自己的馈赠和祝福。本次课程圆满结束。
上完了这堂课,我不禁想起,自己小的时候跟好伙伴一起玩耍,馈赠给好朋友一些珍藏的零食,小伙伴开心,我也高兴;转眼长大,前些日子小侄子来我家做客,我给他自己特别珍惜的巧克力,侄子喜欢,我也欣慰。我开心自己的情感被接纳,被认可;对方开心自己得到了重视和关爱。成功的馈赠是双方的受益,这是老祖宗的传统,也是老祖宗的智慧。
目前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更应该适当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文化,锻炼社会功能。“馈赠”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可以从亲人开始,从小事开始,逐步体验回归社会的感觉。愿每一位患者都能够早日康复,重新回归社会,开始新的生活。
人生有梦,各自精彩。风雨彩虹,苦尽甘来。
本文由姜思思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