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广角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银河6163线路检测 精神疾病康复中心
Tel:010-82088261
Email:lykangfuzhongxin@163.com
编读往来
青少年出现自伤行为,家长如何应对
尊敬的医生:
您好!我是一个15岁女孩子的母亲,我的孩子从小成绩非常优秀,性格开朗,爱好广泛。上初三后,我发现她的笑容渐渐变少了,不爱和父母交流,总在卧室独处。我总是认为可能是面临中考,有些压力,没有往心里去。
好几次发现孩子的大腿上有伤痕,我问她,她告诉我,是上体育课时在操场不平整的草地上造成的。当时我相信了她的话,到我看到她胳膊上纵横交错的伤口,新旧不一地陈列在前臂,隆起的疤痕和新鲜渗血的创面暴露在空气里,我才想起之前的腿伤。我真希望能早一点意识到她有问题,然后能早帮助她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孩子不愿意和我深入交流,我非常担心,孩子出现这些自伤行为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我该怎么办?
糖果妈妈
糖果妈妈: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来信和信任,告知我们您目前的担忧。看到孩子自伤,家长非常痛心,也会十分困扰;对医生来说,自伤也相对复杂的临床问题。下面将从我的临床经验出发,给您提供一些意见做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尽快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中有一定的发生率,且出现自伤行为的青少年今后发生自杀的风险较高,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自伤行为可以出现在多种精神障碍中,其中抑郁是自伤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自伤行为都意味着抑郁症的发生,作为一种特定的现象,与孩子的情绪调节失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家长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和及时处理。您需要带孩子尽快就诊精神专科医院,让精神科医生对其精神状况及自杀风险进行专业评估,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并且积极随访。在一段时间内,家长都需要和医生、老师,甚至更多的人合作来帮助孩子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其次,家长要正确理解孩子需求。很多时候,自伤是孩子想到的缓解痛苦的唯一方式,当时的情境中,孩子的痛苦已经难以忍受,除了自残,想不到更快速、更有效的办法了。而这些难以承受的痛苦背后,往往是孩子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比如孩子期待被人理解、有亲密的朋友、有优异学习成绩等等,这些需求是合理的,如果被满足、被实现,孩子就有积极的情绪;如果没有满足,孩子就会有很多痛苦,家长要看到这些痛苦背后的需求,理解和肯定孩子需求的合理性,当需求没有实现时,帮助孩子学会采用其他健康的方式缓解痛苦,而不是通过自伤行为。
再次,建立安全协议,限制自伤行为工具、方法的可获得性。虽然青少年的自伤行为不一定带有自杀的意图和想法,但是,冲动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在青少年人群中,自伤行为和自杀行为转换非常快,因此建立安全协议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减少自伤行为的协议,提议将自伤行为的工具(比如刀片)交给家长或者其他信任的人保管,鼓励孩子当出现自伤冲动的时候,告诉身边的人,让其陪伴孩子度过痛苦时期。
第四,家长要保持原则,鼓励孩子减少自伤行为。在孩子出现自伤行为之后,很多家长会非常心痛,甚至内疚,认为自己做得不好、粗心疏忽才会导致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由此会想到去补偿孩子,对孩子无条件的退让,这也可能会到来进一步的问题。这个时候,家属要保持原则,要充分看到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的痛苦,理解孩子自伤是为了缓解痛苦,对自伤行为本身要表明态度,鼓励孩子减少自伤行为。
第五,陪伴和创建希望。建议和孩子一起寻找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如:倾述、放松、转移注意力、运动等。和孩子共同分享过去的美好,一起建立关于自己、关于未来的美好希望,共同构建值得过的生活。
第六,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家长要积极和医生沟通,了解药物的治疗目标、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配合医生调整用药,对孩子的总体康复有利。
希望以上的建议对您及孩子有所帮助。
最后让我们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一起做出努力!愿孩子的生活充满积极、阳光!
本文由廖金敏编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