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闻
我院多名师生参加PLOS ONE 期刊投稿讲座
2014年6月11日下午,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联合意得辑中国举办了PLOS ONE 期刊投稿讲座,由PLOS ONE的首席资深编辑Eric Martens博士主讲,讲座主要内容包括PLOS ONE期刊介绍、发表要求以及中国作者经常被拒稿的原因,我院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Eric Martens博士首先对PLOS ONE期刊进行了背景介绍,PLOS是公共科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的简称,成立于2000年10月,是一家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慈善机构支持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致力于使全球范围科技和医学领域文献成为可以免费获取的公共资源。PLOS ONE是PLOS出版的期刊之一,于2006年创刊,是PLOS期刊中最年轻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期刊,该刊是一本在线出版并且开放获取的同行评鉴国际期刊。所谓开放获取,就是指在作者保有著作权的情况下,读者可以及时免费、自由不受其他限制地下载、打印、传播、阅读和使用科学文章。
接下来,Martens博士介绍道,近年来,来自中国学者的投稿数量增长迅速,然而拒稿率也相当高,基于此,他重点从期刊编辑的角度介绍了该期刊的发表要求和中国学者被拒稿的主要原因:1)期刊采取最严格的伦理标准,涉及人体试验的调查研究应得到作者所在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并在文章中注明,同时应持有知情同意书,保护受试者的隐私,涉及动物的研究也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和国际标准指南,对于不符合伦理要求的投稿编辑有权拒稿;2)期刊使用iThenticate软件检查文章是否存在剽窃行为;3)期刊要求文章作者必须阐明所有相关的利益冲突,即对论文稿件的完整、客观展示,同行评审、编辑或发表等环节造成干扰的所有情形,包括经济冲突、职业冲突和私人冲突,可能涉及到组织或者个人;4)作者须说明研究经费来源;5)文章署名应遵循期刊制定的作者署名权标准,如果作者所做的贡献不够具备署名权,应当在致谢部分提及;6)文章应当遵循本研究领域的准则,不遵循行业研究准则的行为也会导致拒稿;7)编辑对接收稿不做文字修改,文章语言必须清楚、明确,如果被要求修改的文章在语言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也会导致拒稿。因此Martens博士提出,希望学者们在提交文章之前选择专业的服务机构对语言进行润色。此外,Martens博士还介绍了PLOS ONE期刊的数据政策,除个别情况外,作者必须公开所有支撑论文结果的数据,并在投稿时提交数据可用声明,如果作者拒绝分享相关数据和方法,编辑也有权拒稿。
此次讲座得到了我院参会老师的热情反馈,对于期刊发表标准和拒稿原因的了解,将会帮助老师们在投稿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提高命中率。
(科研处 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