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指南
儿童门诊
备注:此表有时发生变动,请以当日门诊公布为准。
其他青少年精神障碍相关专家门诊安排
唐登华:周二上午(专家),周二下午(特需)
方耀奇:周三上午(专家),周四全天(特需)
刘 粹:周一下午(专家),周四下午(特需)
黄 剑:周一下午(专家),周三上午(普通),周四下午(专家),周五上午(专家)
儿童少年精神科(儿科)门诊医师简介
杨晓玲:1963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之后一直于我院从事精神科临床及儿童少年精神卫生临床和研究工作,现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银河6163线路检测儿科主任,儿童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少年精神病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儿童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专家组成员。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精神心理障碍患儿及其家庭提供了大量帮助。曾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儿童临床研究中心进修,回国后一直围绕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开展医、教、研和社会服务性工作,并于1993年发起、组织和成立了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担任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至今,在孤独症儿童诊断、干预、社会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出突出贡献。主要研究领域:儿童孤独症流行病学、病因、诊断、评估、预后等系列研究。主编、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两次应邀参编Handbook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数次参加国内较具影响的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并担任专业组负责人。完成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PEP-C)》的跨文化修订。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如: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等的诊断和治疗。
王玉凤: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1982年在北京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博士学位, 1989年至199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接受博士后训练。为我国精神医学领域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及接受博士后训练的专业医师。现为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儿童少年精神病学研究室主任,儿童少年精神病学组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60名。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5年被选为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曾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现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特约编委、《中华精神科学杂志》编委会常委、儿童精神心理杂志(J. Child Psychol Psychiat)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理评估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儿童行为障碍,儿童阅读障碍,儿童感统失调,儿童气质特点,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研究成果:《MBD儿童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尿MHPG.SO4测定》于198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儿童行为问题综合研究》 于1991年获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1992年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首届优秀论文二等奖;《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于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学论文200余篇,参编专著多部。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儿童少年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刘靖:198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一直从事儿童少年精神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儿童少年精神障碍诊断和治疗经验。现任主任医师 儿童病房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秘书长 亚洲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学会副主席 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孤独症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儿童孤独症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等)的病因 诊断和治疗 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各种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包括:儿童孤独症,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儿童情感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 进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等
贾美香: 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年起一直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工作,现任主任医师,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孤独症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在美国匹兹堡D T watson儿童康复医院学习儿童青少年精神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研究。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治疗
顾伯美: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现任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领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卫生问题(情绪障碍,儿童抽动症,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广泛发育障碍(孤独症等)及其他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郭延庆: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从事儿童少年精神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现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银河6163线路检测教育处处长,北京市孤独症康复协会培训部主任,国际应用行为分析协会中国分会主席等。曾在美国内华达大学进修应用行为分析1年。长期组织儿童孤独症应用行为分析(ABA)家长培训班并担任主讲,500余个家庭受益。多次举办公益讲座,普及ABA以及孤独症的早期干预措施,在孤独症家长中引起较大反响。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分析。
钱秋谨: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儿童少年精神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现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儿童少年精神和心理障碍及成人注意缺陷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及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表论著34篇,被SCI收录8篇。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儿童青少年精神及心理障碍、成人注意缺陷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李荔: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精神科及儿童少年精神科临床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障碍的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心理治疗等。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心理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孙黎:毕业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副研究员。在儿童青少年精神、情绪及行为障碍以及儿童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领域:儿童癫痫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神经电生理研究及神经影像研究。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刘津: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主治医师。主要专业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行为与情绪障碍,参与“科技部攀登计划”、“211工程”、“985工程”、“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临床医学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任中国ADHD专家协作组成员,发表论文20篇,参编、翻译书籍5本。承担WHO灾难精神卫生体系评估工具研发项目和WHO《精神卫生政策与服务指南》中文翻译项目。此外,多年来积极参与国家精神卫生政策、立法、服务模式转型、培训、健康教育、应急处理、对外交流等重要工作。
杨莉: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尤其是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在该领域已有十余年的临床和研究经验,专门开设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门诊,为数千名患者提供过服务。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尤其是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林红: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临床心理治疗。主要参编论著《心理治疗:解析与策略》、《心理治疗:操作与会谈》、《心理治疗:督导与运用》、《灾后儿童心理救援核心信息和培训手册》、《学校教育与学生健康》、《注意缺陷障碍》。曾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访问学者,第三期中德高级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组织者。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家庭治疗。
刘粹:19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至今,2001年起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及精神卫生领域研究。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各种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家庭治疗。
黄剑: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曾先后担任儿童病房主治医师、临床心理科副主任,现任门诊部副主任。主要医疗工作领域:成瘾行为、尤其是酒精滥用和依赖的治疗,心理治疗(个别和集体),行为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和成瘾行为治疗。
刘豫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主治医师。主要研究领域: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它精神障碍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多项儿童行为障碍、儿童精神障碍课题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主要医疗工作领域: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王力芳: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主治医师。主要研究领域: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学研究。主要临床工作领域: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李雪: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主治医师。主要研究领域:儿童孤独症等精神障碍的影像学研究。主要临床工作领域: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评估,儿童行为治疗。
汪毅: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回龙观医院主治医师。主要临床工作领域: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少年精神科(儿科)门诊部分服务介绍
应用行为分析门诊
郭延庆副主任医师在美国学习应用行为分析技术后,一直从事应用行为分析治疗。目前任国际应用行为分析协会中国分会主席 。他所带领的应用行为分析团队,包括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每周四、周六上午开设应用行为分析特色门诊。
应用行为分析主要是针对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治疗,包括:厌学,进食问题,冲动攻击行为,亲子、同伴关系不良,交往障碍,适应障碍,以及儿童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等儿童存在的情绪行为问题等。治疗时将针对具体行为问题进行详尽的行为分析,为家长和患儿提供行为问题解决策略和行为管理策略,从而改善儿童少年的情绪行为,促进儿童少年良好行为的形成,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帮助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儿童少年心理测查门诊
为协助儿童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儿科门诊开展多项儿童心理测查和评定工作。测查和评定的项目涉及:发育水平、智力、注意力、记忆力、认知方式、气质特点、个性特征、儿童情绪、儿童行为、感觉统合、孤独症行为、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测查结果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测查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多专家会诊
当患儿症状复杂或罕见,诊断困难,或治疗困难时,为解决其诊断和治疗问题,在家长和患儿自愿的基础上,可申请门诊多专家会诊。该会诊将由三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参加。会诊意见仅供进一步医疗使用,不涉及司法或各种纠纷相关问题。
会诊程序:医师提出会诊建议、家长表示同意或家长要求会诊时,由家长到儿童心理测查室进行登记,并建大病历。儿童心理测查室工作人员将通知家长具体会诊时间和地点。会诊当天由会诊医师开具收费单,家长到收费处交费。医师会诊。会诊后会诊医师将向家长交代会诊结果和意见。
会诊时间:以相关人员通知为准。
会诊地点:以相关人员通知为准。
北大六院儿童少年精神科(儿科)简介
银河6163线路检测儿童少年精神科(儿科)是我院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科室之一,是我院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重点学科,是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领域的重要力量。该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一直致力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促进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发展、提高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科具有国内领先的环境和硬件设施。宽敞、明亮的门诊,温馨、整洁的病房,国内领先的设备,使该科室工作人员有条件为患儿提供国内一流的服务。
该科具有一支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力量雄厚的儿童少年精神医学专业人员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有全国知名、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老一辈儿童少年精神病学家杨晓玲教授和王玉凤教授,有学术精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还有大批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所有工作人员都爱岗敬业,秉承我院“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努力付出,圆满完成大量工作任务。
在医疗服务方面,该科面向社会,面向全国,积极开展各种儿童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门诊诊治和住院服务工作,推出了一整套服务措施。通过这些服务措施,不仅使就诊的儿童少年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也使他们得到充分、正确、及时的治疗,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病情的患儿的需要,促进了他们的康复。具体服务项目请见下述相应内容。
在科研工作方面,该科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儿童孤独症的深入系统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还承担多项国家级、部委级、市级等科研项目,并多次荣获部级、市级科技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著近300篇。由于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使该科工作人员对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认识更加深入,也使患儿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得到更先进、更充分、更积极的治疗。
在教学工作方面,该科注重本科生、研究生及住院医师等新生力量的培养,已培养了近80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带教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及研修生,为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卫生工作的广泛开展做出了贡献。
该科在杨晓玲教授、王玉凤教授以及刘靖主任医师的带领下,还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和合作。该科多名专家曾前往其它国家参观访问和学术交流,并多次接待世界各国的儿童少年精神医学专业人士参观访问,曾先后多次举办国内、国际讲习班,并与国内外相关单位进行广泛的科研合作。这些工作都促进了该科的学术发展和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10年于北京举办的第十九届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国际会议和第六届亚洲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会议中,我院作为协办单位之一,刘靖主任医师作为大会秘书长,和该科工作人员一起,在会议组织、筹备、学术安排、征稿、论文编辑、现场工作和协调等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完成了大量工作。该科投稿和发言人数也位居国内之首,并有二十余名研究生作为志愿者为会议做出贡献。
北大六院儿童少年精神科(儿科)的重点项目和服务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系统研究和临床服务:由王玉凤教授领导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项目组,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认知功能、治疗、预后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使该科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在国内遥遥领先。在临床服务方面,除全面评估、准确诊断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外,该项目组还积极开展愉快有趣的感觉统合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执行功能培训、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家长培训、各种心理和行为治疗、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由于科研工作的积极开展,使患儿有机会得到最新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儿童孤独症系统研究和临床服务:以杨晓玲教授为中心的儿童孤独症项目组,一直致力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治疗干预、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并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工作。这些工作使该科在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全面的评定,早期的诊断,各种医疗和教育干预(本院和北京市残联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已合作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项目),家庭的支持和教育指导,应用行为分析在孤独症儿童中的应用,听觉统合训练等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孤独症患儿及其家庭获益匪浅。
儿童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系统综合诊治:除上述疾病外,其它儿童少年精神心理障碍,如: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情感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抽动障碍、进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等也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帮助这些患儿摆脱病苦、帮助他们回归社会也一直是该科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多年的临床工作,严谨的学风,积极的探索,已使该科工作人员对以上障碍有了深入的认识,对以上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位居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正确、及时的诊断,合理的药物治疗,全面的心理及行为治疗,家庭的教育和指导,已使很多患儿战胜疾病,回归社会,重返校园,快乐成长。
门诊服务:为帮助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儿童少年,该科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门诊服务。门诊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半天(具体请见儿科门诊出诊时间表),年诊治患儿约16000人次。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病情患儿的需要,门诊开设了儿童普通门诊、儿童专家门诊、儿童特需门诊、儿童心理测查门诊、儿童心理治疗门诊、应用行为分析门诊等。为帮助诊断疑难、治疗困难的患儿,开展了多专家会诊。除药物治疗外,门诊还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社交技能训练、家庭教育指导、孤独症教育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听觉统合训练等。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和治疗手段,专业化的职业技能,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已使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充分的治疗,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住院服务:为帮助重性精神障碍患儿(如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情感障碍)、症状较重已严重影响家庭及其自身学习生活的情绪行为障碍患儿(如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儿童情绪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患儿、进食障碍患儿等,该科积极开展住院服务。住院部常设床位38张,年收治患儿200人次左右。住院部内设有专门的儿童活动大厅,备有电视、两部插卡电话、冰箱等生活用品及多种儿童学习、娱乐、康复活动用品。住院部医生及护士严格遵循科学、人性化服务的医疗护理原则,精心开展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并组织患儿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工娱活动(包括每周的定期外出活动),促进了患儿的最大程度康复。
儿童少年心理测查服务:为协助儿童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该科开展了多项儿童心理测查和评定工作。测查和评定的项目涉及:发育水平、智力、注意力、记忆力、认知方式、气质特点、个性特征、儿童情绪、儿童行为、感觉统合、孤独症行为、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测查结果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多专家会诊和疑难病例诊治:为使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困难的患儿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多年来,该科一直开展多专家会诊工作,这一工作使患儿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多年临床工作的开展和疑难病例的诊治,使该科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各种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位居国内领先水平。
联络会诊:该科有多名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的医生,为多家综合医院儿科提供精神科联络会诊服务工作,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合作处理综合医院患儿的心理卫生问题;诊断处理各种脑器质性疾病及躯体疾病伴随的精神症状;就综合医院中与精神科相关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以及研究合作。
社会服务:为了满足孤独症儿童以及多动症儿童家长的需要,该科先后发起和成立了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和多动症儿童家长联谊会。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http://www.autism.com.cn)成立于1993年,是一个由专业医师和孤独症儿童家长共同组成的社会团体。协会不但定期出版刊物、手册,举办家长培训班,还经常举办以家长患儿为中心的联谊活动以及以专业人员为中心的学术活动,并多次举办孤独症儿童画展以唤起社会各界对孤独症儿童及其需要的关注。因协会在孤独症儿童诊断、干预、社会宣传、社会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此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对我国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该科还面向社会,走进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促进了儿童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该科还定期举办免费家长课堂,为患儿家长进行精神疾病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的普及,帮助家长正确地认识精神疾患,学会如何帮助患病的孩子治疗和康复。